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隊伍建設和科技創新
1、第三要逐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理論研究、致災地質作用過程模擬與過程控制研究,加快成本低而方便有效的地質災害監測儀器的研制與推廣,積極推廣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
西北地質災害調查數據集成與服務系統建設初探
1、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地質環境監測機構,主要承擔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承擔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以及相關調查研究工作,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信息化建設與服務。
2、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發揮政府部門、地勘單位、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的積極性,統籌規劃,周密部署,逐步抓好落實。
3、)數據綜合一體化管理系統:是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的核心,為整個系統中的其他子系統提供一體化綜合數據支持。2)地質災害數據采集系統:該系統是實現野外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國內外地質工作信息化現狀與發展趨勢
1、全面、全方位實現地質成果信息社會化服務是地質資料管理的核心和目標。自國務院《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發布以來,建立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地質資料的信息共享就成了地質資料管理的首要任務。
2、在地質勘查、地礦行政管理和地質資料管理三方面基本普及電子信息技術,建成一批骨干信息系統,大量應用和重點開發一批計算機輔助工具,培養一支新型的熟悉電子信息技術的地礦工作隊伍,把地礦工作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與成果質量推向世界先進水平。
3、關鍵詞 地質資料管理 信息化建設 現狀 思考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
4、(4)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正逐步融入地質領域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創新步伐仍未減慢,并且向高速、大容量、網絡化、綜合集成化方向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
數字孿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都有哪些?
1、通過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城市的各種資源、設施、服務可以進行感知、收集、處理、分析和整合,提高城市的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智慧城市的建設。
2、可應用于城市規劃、交通管理、環境保護、應急管理、市政設施運營和維護等方面,對于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3、如今,海博 科技 與華為、阿里巴巴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海信進行視頻解碼的相關技術研究,……全面推動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大 健康 等領域的“AI+”升級,以算法引領數字孿生,賦能城市升級。
4、數字孿生城市是基于云計算、信息化、操作性融為一體的智能管理系統。商迪3D結合信息交接、物聯網技術控制、安全、可靠、實時顯示、簡易操作等物理實體技術。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方法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方法主要有:發生概率及發展速率的確定方法,危害范圍及危害強度分區,區域危險性區劃等。
首先是風險識別,然后進行風險評估,在此基礎上通過成本-效益方法以及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確定減災行動。降低地質災害風險涉及風險的接受、避讓、預防、減輕或共同分擔。
……。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牽頭,完成了貴州省自然資源廳2019年下達的20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示范項目。項目組首次采用成果實用性倒逼評價方法有效性的辦法,逐漸探索一套適宜于中國的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新方法。
承災體價值損失評估的基本方法 地質災害經濟損失主要是通過承災體的價值損失表現的,核算承災體價值損失的基本方法有:成本價值或修復成本價值核算;收益損失核算;成本-收益損失核算。
通過1∶5萬比例尺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總結形成了一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流程和技術方法體系。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總結及完善了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技術路線,形成了一套野外和室內工作方法。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在查明各種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規模和承災對象社會經濟屬性的基礎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其潛在的危險性進行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